我国发布首个肿瘤登记数据集标准

肿瘤登记

文件

中国肿瘤数据集标准

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居高不下,防控形势严峻,而高质量的肿瘤登记数据是制定肿瘤防控政策、开展防控工作、评价防控效果的基础。20世纪50年代的林县开始了食管癌单病种的登记工作,来开了全国开展肿瘤登记工作的序幕。自2008年开始,中央转移支付地方项目经费开始对肿瘤登记工作进行经费支持,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也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,肿瘤登记覆盖的人口范围迅速增加。经过近60年的发展,肿瘤登记已经覆盖全国5.98亿人口,在肿瘤防控政策制定、防控效果评价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
肿瘤登记工作也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,并在“健康中国行动-癌症防治行动”里对肿瘤登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:实施癌症信息化行动,健全肿瘤登记制度,提高肿瘤登记覆盖范围,提升肿瘤登记数据质量,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。

为了提高肿瘤登记数据收集的质量,国家癌症中心组织全国多家单位起草并发布了《中国人群肿瘤登记数据集标准》,河南省肿瘤医院是参与起草该标准的单位之一。该标准规定了中国肿瘤登记数据集的元数据属性和数据元属性,主要用于指导中国肿瘤登记基本信息的采集、存储、共享以及信息系统的开发。此标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,将为肿瘤登记数据的及时性、准确性、有效性,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
下载链接:肿瘤人群肿瘤登记数据集标准

陈琼博士

陈 琼

博士 副主任医师

他从事肿瘤登记与人群流行病学研究,编写肿瘤登记年报,并开发和维护个人网站。他撰写博文,分享数据分析方法、可视化技巧和自动化报告解决方案,同时学习 R 语言,开发 R 包,不断探索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展示方式。 🚀

回到顶部